2026舟山焕新启航,重点片区征地启动,旧楼焕新工程,群岛城市蝶变新篇

舟山 更新于:2025-10-16 00:48
  • 刘平平平
    2026舟山更新清单:这些片区征地启动、旧楼焕新,海岛城市迎蝶变

    2026年的舟山,在群岛新区建设的浪潮中掀起城市更新热潮,土地征收的有序推进与旧楼改造的精细实施多点开花,从定海古城的历史街区到新城的老旧小区,从工业园区的配套升级到海岛的民生工程,一个个具体项目的落地正重塑海岛城市面貌,让数万居民共享发展成果。这场兼顾历史底蕴与现代功能的更新行动,正让千岛之城在保护中发展,在更新中提质。

    旧楼改造领域,舟山聚焦“功能修复+品质提升”,形成中心城区与县域海岛协同推进的格局。新城临城街道金岛路区域改造工程将在2026年进入攻坚阶段,作为横跨两年的重点项目,翁洲新村的5657米小区道路已完成基础翻新,25000平方米路面铺设进入收尾阶段,同步推进的还有5657米雨水管与5000米污水管的更换工程,彻底解决老小区雨季积水问题。沿街商铺周边的10000平方米道路改造同步展开,17.5至23米宽的主干道将配套新建2座公交车站,新增的停车场可容纳80余辆机动车,困扰居民多年的“停车难、出行堵”问题将迎刃而解。与之相连的临城河步道提升工程也将在2026年完成主体建设,1200米长的滨水步道串联起滨海大道与定沈路,两座新建跨河桥梁将实现翁浦公园与小区的无缝衔接,为居民打造家门口的休闲空间。

    定海区的古城微更新则走出“保护式改造”新路,祖印寺南侧区块在2025年完成签约后,2026年将全面进入施工阶段。这片承载定海历史记忆的区域,89户居民的房屋将在保留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内部功能升级,老化的水电管线全部更换,增设防潮层与智慧安防系统,既延续古城肌理,又适配现代生活需求。嵊泗县菜园镇的老旧小区改造同样精准发力,海滨东路210号、海滨路343号等5幢居民楼已完成前期勘察,2026年将启动立面“凸改平”改造,同步安装雨棚、伸缩衣架等便民设施,楼道粉刷、屋面维修与管线整治工程将同步推进,89户居民的居住环境将实现全方位提升。

    土地征收作为城市更新的空间保障,2026年舟山将延续“成片开发、公益优先”的原则,33个开发片区的建设进入关键期。定海区的昌国街道、环南街道等10个乡镇(街道)的征收工作将重点推进,老碶村、东荡村、大干农业村等10个行政村的91.1060公顷集体土地已完成权属确认,这些土地将主要用于商业服务、居住及工业项目建设。值得关注的是,所有征收片区均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与生态保护红线,且公益性用地占比达35.74%,160.1267公顷土地将用于建设交通路网、供排水设施及公园绿地,其中盐仓街道片区规划的社区公园已完成设计,将配备健身步道与儿童活动区,预计2026年底与住宅项目同步建成。

    征地补偿的规范落实让群众吃下“定心丸”。舟山推行“货币安置为主、产权调换为辅”的政策,户籍在村的外出务工人员及外嫁女均纳入安置补偿范围,补偿资金需在公示后90天内全额兑付,且80%以上直接发放至农户账户。临城街道马岙片区已提前完成首批补偿兑付,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同步办理,“三年安置期”的承诺通过书面协议明确,确保居民“拆有所居、老有所养”。工业片区的征收则侧重产业升级,浙江定海工业园区的成片开发将整合267.3877公顷建设用地,打造船舶装备产业配套区,2026年完成土地平整后,将引入5家高端配套企业,带动区域就业。

    污水管网的系统性改造成为2026年城市更新的“地下工程”重点。按照《舟山市城镇污水管网提升改造行动方案(2023-2027年)》要求,2026年底前需全面完成城镇和工业园区问题污水管网改造。目前普陀区沈家门街道、展茅街道的管网排查已全部完成,2026年将对32公里老化管网进行更换,采用新型防腐管材提升污水收集效率;舟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工业污水管网改造进入冲刺阶段,新建的3座提升泵站将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确保处理厂进水BOD5浓度稳定在100毫克/升以上,助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资金与政策的双重保障为2026年更新行动托底,专项债券与土地出让收益形成多元融资渠道,确保项目不缩水。“安置房品质不低于商品房”的要求在临城街道项目中得到体现,回迁房与商品住宅共享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及商业配套,甚至在防潮、通风等细节设计上更贴合海岛气候特点。

    2026年的舟山城市更新版图上,没有抽象的规划,只有具体的工程节点:翁洲新村的步道桥梁、祖印寺旁的老房新生、征收片区的公园绿地、地下延伸的污水管网。这场关乎民生与发展的变革,正让海岛城市在保留特色的同时焕发新生,当旧楼变新居、荒地变新城,千岛之城将在更新中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