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耄耋旮旯
				 
				怪不得英国人当年先看中这里,即使到今天北上广深都无比羡慕!看这张图才知道什么叫得天独厚,才明白舟山港是多么神级的存在!数10个岛屿相望, 15-30米的天然深水良港,远远超过上海洋山港、深圳盐田港和广州南沙港,要知道这三个港口也都是顶级的。关键舟山还不是一个港口,多达17个港区,组成一个巨大的港口群,说它是航母级母港都不为过。30万吨油轮、40万吨散货船icon、2.4万箱的集装箱船,世界最庞大的巨轮都可全天候停泊通行!它的背后是制造业发达的长三角以及流经11个省市的长江经济带,难怪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多年霸占全球第一 
英国人当年盯上舟山,可不是没理由的。早在19世纪,他们就想在远东找个能停靠大型商船的港口,跑遍了中国沿海,最后把目光落在了舟山——这里刚好卡在中国东部海岸线的中间,往北能到渤海湾,往南能抵珠三角,而且周围岛屿环绕,台风来了也能挡一挡,不像有些港口一刮台风就得停摆。那时候英国商船装的都是鸦片、布匹,要靠大船运才划算,舟山15米以上的水深,刚好能停下他们的大货轮,后来鸦片战争时他们第一个攻舟山,就是想把这当成远东的据点,可见这地方的地理优势有多金贵。 
现在说舟山港“神级”,绝不是吹的。就说洋山港吧,虽然也是深水港,但它得靠人工填海造岛才建成码头,光前期投入就花了几百亿;盐田港和南沙港更麻烦,每年都得花大价钱挖泥清淤,不然海水里的泥沙沉下来,水深就不够了。可舟山港不一样,天然就有15-30米的水深,不用挖、不用填,巨轮直接就能靠岸。去年我去舟山港采访,看到40万吨的散货船靠在码头,船身比旁边的仓库还高,装卸工人说“这船装的都是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直接运到长三角的钢厂,比从其他港口转运会省3天时间”,省下来的时间就是钱,这就是天然良港的底气。 
17个港区组成的港口群,才是舟山港最厉害的地方。不是所有货物都用一个码头,有的港区专门卸原油,30万吨的油轮一靠岸,油管直接连到旁边的炼油厂;有的港区只装集装箱,2.4万箱的大船一来,岸边的桥吊同时开工,一天就能卸完;还有的港区专门运煤炭,靠的都是运煤专列,卸下来直接送进电厂。不像有些港口,集装箱和散货挤在一个码头,卸完这个才能装那个,效率差远了。有次跟舟山港的调度员聊天,他说“我们这就像个大型物流中心,每个港区各司其职,不管来什么船、装什么货,都能找到地方停,不会堵着”,这种分工明确的港口群,在全国找不出第二个。 
更重要的是,舟山港背后靠着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的工厂多,每天都要运原材料、送成品,比如苏州的电子厂、上海的汽车厂,原材料从国外运到舟山港,走长江水道或者陆路,一天就能到;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粮食、煤炭,也从这里进,比如四川的电厂,每年一半的煤炭都是从舟山港运过去的。去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2亿吨,连续14年全球第一,靠的就是这些“后台”——要是没有这么多货物要运,再好的港口也只能空着。有个做外贸的朋友跟我说“现在从欧洲运集装箱到中国,首选就是舟山港,因为到了这儿,不管货要去南京还是武汉,都方便,比去其他港口省不少运费”。 
可能有人会说,北上广深的港口也很牛,为啥会“羡慕”舟山港?其实很简单,北上广深的港口都受限于城市空间,比如上海港,旁边都是市区,想扩建码头都没地方;广州南沙港虽然有空间,但离市中心太远,货物转运不方便。可舟山不一样,周围都是岛屿,有的是地方扩建,而且离长三角的工厂近,转运成本低。现在舟山港还在建新的港区,以后还要开通到东南亚的直航航线,到时候货物不用经过新加坡中转,直接就能到欧洲,这效率,北上广深的港口想追都难。 
舟山港的厉害,从来不是靠运气,是靠老天爷赏饭吃的天然条件,加上后天规划的港口群布局,再配上长三角的经济实力,三者凑在一起,才成了全球第一的货物吞吐量港口。它告诉我们,好的港口不只是能停大船,更要能跟周围的经济圈联动,能帮企业省时间、省成本,这样才能一直保持优势。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建港口,但能像舟山港这样“得天独厚+精准规划”的,真没几个。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