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的这场活动,让人惊叹!想不到,原材料都是来自.......

舟山 更新于:2025-09-17 11:27
  • 憨哥快讯

    这不是普通的捡垃圾

    而是一场科技与艺术的狂欢!

    9月13日,第九届全国净滩公益活动

    在舟山朱家尖南沙景区

    掀起了一场前别开生面的环保活动

    南非艺术家用瓶盖做首饰

    65岁舟山老匠人把渔网变艺术品

    大学生用3D打印让塑料瓶重获新生...

    原来垃圾还能这么玩!

    环保也能这么潮

    创意环保工作坊里,来自杭州财经职业学校的南非籍艺术家LeeAnne Waddell正在指导一群孩子用塑料碎片、玻璃等废弃物创作手工艺品

    "这些塑料瓶盖如果不被捡走,就可能出现在鱼的胃里。我们不希望那样,我们希望鱼的胃里是食物。这些手镯是用瓶盖做的,这个玻璃瓶里有LED灯,我尝试以不同的方式回收,让废弃物品重获新生。"

    在她的巧手下,废弃的玻璃瓶变成了梦幻的夜灯,五彩的瓶盖成为时尚的饰品。

    “在我看来,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的废物。通过创意,我们可以给这些材料第二次生命。”

    65岁的舟山籍艺术家娄晟才站在他的艺术作品前,贝壳、渔网、漂流木等材料构建出美丽的海洋图景。“贝壳曾被随意丢弃,如今成为艺术语言,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表示,“这些来自海洋的材料,本身就是最好的叙事者。”

    我出生在嵊泗,退休后我回到舟山,就因为今年看到这场净滩活动,一种感动涌上心头。我要用捡来的海洋垃圾,通过当代艺术表现形式,传递对家乡的情怀,动员大家热爱海洋、保护海洋。

    垃圾的华丽变身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增材制造团队现场演示如何将PET塑料瓶通过3D打印技术转化为环保工艺品。

    “PET瓶是海滩常见垃圾,我们将其破碎制成打印线材,通过高温熔融和精密挤出,重制成3D打印作品。”团队成员一边操作设备一边介绍,“随后利用建模软件设计出树叶、海龟、珊瑚等海洋生物模型,通过逐层堆叠打印,最终使废弃塑料获得艺术新生

    这个过程不仅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利用,更展现了科技赋能环保的创新可能。”

    渔嫂们的秘密武器

    来自Hi China工作室的孟加拉籍宣讲员方舟与舟山本土青年吴泳铮讲述了舟山“金银渔嫂”推动渔船生活垃圾回收的创新模式。

    “渔嫂们说‘垃圾不入海,鱼才会更多’,她们一边盯着船老大把垃圾带回来,一边还帮忙调解家里矛盾。船老大心里暖了,自然更愿意配合环保啦。”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垃圾后续将通过积分兑换系统做好分类并估算分值,该积分兑换项目目前已发放价值30余万元的奖励物资,有效提升了渔民的参与积极性。

    “我希望能把舟山渔嫂参与垃圾分类、积分奖励等创新做法带回我的祖国,让孟加拉的沿海社区也能从中受益。”方舟进一步分享道。

    8年,3.2万人次,320吨!

    "有一个渔民志愿者,因为参与净滩,他忽然觉得至少先不要产生垃圾,所以就把香烟给戒掉了。"

    舟山市千岛海洋环保公益发展中心负责人何力指着干净的海滩感慨道。

    8年来,他和团队组织了超过3.2万人次志愿者,走遍舟山50多个岛屿,清理了320吨海洋垃圾。

    "烟蒂是全球排名前十的海洋垃圾,今天我们还有聋哑人志愿者来参与无声净滩。很多感动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发生,我们呼吁更多公益机构、合作伙伴,来到中国的东海岸,让岛屿生态变得更好!"

    舟山人用行动证明

    保护海洋不是口号

    是每个人触手可及的生活!

    转给更多人

    为舟山蔚蓝海岸线助力!

    舟山市新闻传媒中心整合编辑

    记者:朱卓琳 郭超 陈永建,部分来源:舟山生态环境、绿色浙江

    编辑/一审:茅哲瑞

    二审:何英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点“”的,会慢慢收不到推送。如果你还想看到“竞舟新闻”的权威信息,请在每次看完文章后,点下“ ”和“ ”!

    点分享

    点喜欢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